再過10來天,東南2014春季拍賣即將啟幕,又是一場壽山石的饕餮大餐。不過有些石友覺得,每次都搞這么奢華,看花了眼啥都記不住咋辦?這時候就顯示出壽山石文化網(wǎng)的重要性來了!只要壽山石文化網(wǎng)的老編跟小編在,保證看展不枯燥,隨石漲姿勢!
今天小編就要跟石友們研究一下今年東南春拍上螭虎的問題。沒錯!就是螭虎,一個壽山石雕中最經(jīng)典的題材;當然,如果雕的不好的話,它也可能是最泛濫的題材!
要 討論螭虎,首先我們得糾正發(fā)音的問題。螭虎的正確發(fā)音是“吃虎”,小編敢保證肯定有很多石友念成了“離虎”。當然這不能怪大家念書不認真,東漢經(jīng)學家許慎 的《說文解字》中對“螭”的結(jié)構(gòu)和發(fā)音的定義是“從蟲離聲”。沒錯,就是“離”聲。但《現(xiàn)代漢語辭典》里從沒告訴我們,“離”的繁體字“離”是螭的通假 字,音韻“抽知切”,讀“chi”。況且,倘若大伙不玩壽山石的話,這輩子用的上這個字的機會并不多。
統(tǒng) 一了發(fā)音,我們就可以提出今天的第一個問題了:螭虎是個啥物種?這個問題得先從“螭”說起?!墩f文解字》中對螭的釋義是:“若龍而黃,北方謂之地螻?;蛟?無角曰螭。”清代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在《說文解字注》中對“螭”再度闡釋:“龍無角者。??他家所引作有角,皆誤也。??惟《廣雅》云,有角曰虬,無角曰 螭。”
現(xiàn) 在基本可以確定螭是沒長角的黃色類龍爬行生物。不過還不夠!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有“蛟龍、赤螭”之載,其中“赤螭”一詞文穎的注解稱:“螭,為龍子。” 張揖的注釋稱:“赤螭,雌龍也。”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有“投諸四裔,以御螭魅”之載,其中“螭魅”一詞的杜預注稱:“螭魅,山林異氣所生,為人害者。” 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有“螭魅魍魎,莫能逢之”之載,其中“螭”字,據(jù)注家稱:“螭,山神,獸形。呃??又漲姿勢了,這里“螭”與“魑”也相通。
看,龍的娃兒、火辣的紅色母龍、會吃人的異形、長的像野獸的山神??古代大儒們的意見也是各種不統(tǒng)一!誰也沒見著活的不是?差點忘了,《說文》還說“北方謂之地螻”,“螻”是什么?昆蟲??!天吶!這貨到底長啥樣兒? 嗯!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!
螭 的文獻記載最早出現(xiàn)在戰(zhàn)國時期,至漢代逐漸有“螭虎”一詞,現(xiàn)在一般都將螭虎視為權(quán)利的象征。百度百科里有一條被四處拷貝引用的釋義,其中說到“史書記 載:初,漢高祖入關,得秦始皇藍田玉璽,螭虎紐。文曰‘受天之命,皇帝壽昌’,高祖佩之,后代名曰傳國璽。”其實轉(zhuǎn)載的人都被忽悠了,這是臆造的典故,仿 《史記》的寫法,但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中沒有這段。東漢初年學者衛(wèi)宏在《漢舊儀》中說:“秦以前用金玉朱印,龍虎紐。”到漢末蔡邕《獨斷》中才有“天子璽 以玉,螭虎紐”的說法。明代字書《正字通》里評說:“或龍或虎為紐,非謂螭虎一物也。今俗連螭讀誤,合為一物云云。則以龍曰螭虎,自明已然。”
實 際上螭虎的最早的象征意義是力量。東漢初年,史學家班固在《封燕然山銘》有“鷹揚之校,螭虎之士”的句子,至唐代杜甫《壯游》中也有“翠華擁英岳,螭虎啖 豺狼”的詩句,勇猛和力量的含義非常明確,因此螭虎的形象除了出現(xiàn)在禮器上之外,更多的出現(xiàn)在兵器上,比如劍飾。當然,若按《正字通》的觀點看,《封燕然 山銘》中的“螭虎”,有可能像“虎狼之師”的“虎”、“狼”一樣 ,說的是兩個物種。不過也有很大可能是那時候“螭虎”已經(jīng)單指一個物種了。不過不管這里說的是“螭虎”,還是“螭”和“虎”,很多漢代螭紋虎頭龍身的形貌 特征暴露了螭虎極有可能是龍與老虎的愛情結(jié)晶!Ok!第一個問題結(jié)束。
現(xiàn) 在開始解決第二個問題:螭虎長啥樣?漢代是螭虎紋樣最鼎盛的時期,現(xiàn)代印石雕刻中有很多螭虎形象直接借鑒了當時的經(jīng)典造型。除了剛剛所說的“龍形虎相”之 外,有獨角、雙叉尾、陰刻背脊線、大S型身段等都是漢代螭虎的典型特征。螭虎是傳說中的神獸,但自然界中也必然有其原型,比如腦袋,貓科動物的特征明顯, 兩耳貼附于腦后;其四足分于身體兩側(cè)做爬行狀,身形扭曲為大S身段,就是對壁虎形態(tài)的藝術夸張,尤其是俯視角度的螭虎最為明顯。
等 等,我剛才說螭虎有獨角?但是《說文解字》和《廣雅》里都說“無角曰螭”,咋辦?聽誰的?很為難嗎?No!首先我們要問,作為螭虎,可不可以長角?當然 能!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說,螭虎是有長角的基因的,并且,遺傳雙角的可能性更大一些,所以我們現(xiàn)在看到螭虎,大部分都是雙角的。剛才還提到,螭虎尾巴分叉, 一般分兩根,也有分三股的,當然也有不分的。從生物學上說,作為兩棲爬行類動物的龍和哺乳類貓科動物的老虎都只有一條尾巴,全部遺傳確實是個問題。但是, 如果是“地螻”呢?昆蟲綱蟋蟀總科螻蛄科,蛐蛐兒的近親,有兩根兒或是三根兒的尾巴那還叫事兒嗎?當然,在最終的遺傳上,螭虎尾巴數(shù)量上繼承了蛐蛐兒,在 形態(tài)上還是選擇性的進化成為類似于哺乳動物的尾巴。
好 了,第二個問題也有了答案。沒人見過螭虎倒地長什么樣,但那有什么關系呢?已經(jīng)有了傳說中的龍,自然界里有老虎、壁虎??呃,還有蛐蛐兒,這些物種足以激 發(fā)我們豐富的想象力。如果想讓螭虎更接近于傳統(tǒng),那么就不要讓它長角。不過傳統(tǒng)就是用來打破的,并且這個傳統(tǒng)在古人給螭虎下定義的時候就已經(jīng)打破了?,F(xiàn)在 要考慮的是怎么用更美學的方式來刻畫螭虎,比如大家的螭虎都趴著的時候,你的螭虎先站起來,那就一定在設計感上強出很多。至于趴了幾千年的螭虎能不能站的 如下圖這般挺拔英俊,較真兒的話你就輸了,非得追本溯源,又要從龍的真愛那里找真相了。
【圖、文版權(quán)所有,禁止任何機構(gòu)和個人對文字、圖片進行裁切或修改,轉(zhuǎn)載請標明主創(chuàng)團隊——福建東南拍賣】